2008金融海嘯十周年回顧系列文(三):那年,我們一起搶救的經濟

圖片來源:口袋財經
本文與口袋財經聯合發表 

我們在上一篇文看到了美國金融業的交易陋習,以及台灣在海嘯的狀況。這篇文章,也就是系列文第三篇,我們將介紹政府在海嘯來臨與災後,做了那些應對措施?

並且我們還會介紹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他可謂近代總體經濟學的開創人。在各國政府祭出的搶救方案與邏輯中,都能看到這位男爵的影子!因此在這個主題介紹他,是十分必要的。

│台灣的應對

美國倒下了好幾個金融巨頭,台灣金融業相較之下,其實沒那麼嚴重。可是投資人就很慘烈,超過1000億元的債務違約損失,投資雷曼兄弟求償無門的800億虧損,最終影響消費與總體的信心。

從雷曼兄弟倒台,到2009年下半景氣復甦的一年間,政府執行了許多穩定措施與刺激方案,不曉得讀者們熟不熟悉?我們將介紹台灣當時的應對。

三挺政策
2008年10月7號,時任行政院長劉兆玄開啟「三挺政策」第一槍:宣布至2009年底,保障存款人在銀行機構裡的全額存款,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擴大保障全額存款的國家,於是美國那樣的恐慌擠兌沒有發生;同時,配合央行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持續寬鬆貨幣,也提供企業和銀行足夠的流動性。

三挺政策分別為「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以及「企業挺員工」。保障存款的第一槍,屬於政府挺銀行;也放出優惠,增加銀行對準時繳息與還款企業的放款,用優惠利換取企業減少裁員等。提供台灣在巨浪中平穩前行的力量。

財政擴張
貨幣政策和財政擴張往往相輔相成,這招台灣也用上了。2008 年 9通過《因應景氣振興經濟方案》,以及持續三年市場拓展的《新鄭和計畫》,10月緊急通過的《97年短期促進就業措施》與《工作所得補助方案》的實施,11月提出 6,000 億元《大企業救災計畫》,2009 年 1 月通過《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特別條例》、我們熟悉的消費券,加速推動愛台12建設等。這些都是財政擴張的代表。有些不只應當下之急,也為後續幾年建設準備,涵蓋範圍從基礎建設、企業救濟、消費與投資刺激、新能源與綠能,以及貧困工作者補助。

我們稍後也會談到財政擴張在學理以及實務上的意義。

股市與金融體系

有貨幣寬鬆和財政擴張兩大利刃,金融體系的穩定也不可或缺,上一篇我們談到馬英九在2008年520就職後,股市就像吃瀉藥直直下跌。甚至該年9月18日更是止不住美股重挫的影響,而請出為期三個月的國安基金護盤,後搭配限制股市跌幅、禁止借券與放空,也搭配三挺政策,試圖穩定不足的信心。

物價穩定
2008年石油價格大起大落,為因應油價上漲推動《當前物價穩定方案》,經由降低及凍漲規費、調降進口物資關稅以及調降貨物稅/營業稅三個方案,調控國內油價與電價。2008年台灣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只上漲3.53%,四小龍中最低,相較其他國家也是相對穩定,這一定程度刺激了消費。

總體而言,這系列拯救措施,最終目的不外乎是穩定信心、刺激消費與投資,好讓經濟體系維持適當產能。這些是現代經濟關心的最重要議題。然而對於市場如何完成這個任務,經濟學有分歧的觀點。

│凱因斯來救援

「長期而言,我們都死了」──凱因斯

古典經濟學派告訴我們,市場有一隻看不見的手,透過價格機制,調整供給和需求。這是我們相當熟悉的概念。自亞當斯密以後的經濟學家,無不致力於建立數學模型深化他的理論。

但1929年發生令人聞風喪膽的大蕭條,一切都改變了。舊有經濟模型無法說明為何失業率長期居高不下。畢竟市場應能夠透過工資、價格和利率的調整,達到充分就業,但沒有。這意指,市場無法解決失業問題。

凱因斯注意到些現象,思想開始轉變,並對古典經濟學的假設進行挑戰。1936年他發表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以下簡稱通論﹞,主張政府應該使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應對經濟衰退,並扮演經濟舵手的腳色。完成《通論》時,他說:「我相信這本書是經濟學的巨大革命之作」。

他強調大蕭條的發生,是因為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不足,在短期,這將嚴重影響產出。就算最終產出回到自然水準,過程也會相當緩慢且痛苦。他留下一句名言:「長期而言,我們都死了」﹝In the long run, we all dead﹞。

│為何財政擴張和貨幣政策有用?

呈上,凱因斯以「乘數」﹝Multiplier﹞作為他理論的核心依據,用來解釋為何公共支出帶來經濟成長,以及為何減少消費和投資,竟然帶來不成比例的經濟衰退。

乘數是這樣:請想像,今天政府支出一筆錢作為海嘯搶救方案。第一回合,這錢流到人們手中,變成人們的所得,人們拿一部分去消費[1],變成更多人的所得。

第二回合,這些人把這些所得一部分再拿去消費,而這部分錢又變成更多人的所得。第三回合,這些人再把這筆所得拿一部分消費,變成更多人的所得。第四回合……,就此不斷循還。

循環中,政府支出的每一塊錢,都促成更多人提升消費,於是對經濟成長帶來正面影響。也無怪乎我們看到政府總砸入數千億預算搶救,發展產業、做基礎建設,正是想透過此原理刺激低落的經濟。舉世各國的大方針皆然。

再一次,根據乘數的概念,人們支出如果變少,如大蕭條或金融海嘯時,人們支出每少一塊錢,第二回合就會使一部分人收入減少,並減低消費,然後第三回合、第四回合……,就這樣一直減少。這也解釋,為何消費和投資減少,能使國家崩潰。

凱因斯也提出「流動性偏好」﹝人們寧可捨棄升息資產與利息,也要擁有貨幣﹞,這解釋透過貨幣政策可以改變利率,進一步影響投資、匯率等變數,以改善「有效需求」問題。

這改變了經濟學思維和央行的腳色,也是為何當時央行總裁彭淮南七度降息﹝也同步調降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等利率,擴大公開附買回交易﹞,各國央行同時進行著SOP般的搶救動作。我們常聽到降息縮表,就是對市場的調控手段[2]。

結語

本文介紹台灣當時在拯救物價、信心和產出等方面的應對措施,不乏常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我們也介紹了凱因斯及其市場概念,他學說深深影響經濟學以及世界各政府的應對思維。筆者希望透過對經濟學家的介紹,了解政府單位的決策思維脈絡──畢竟,思維決定行為。理論對現實的重要性,遠遠超過被傳世的那些字。

下一篇,我們將會提到一些搶救成效,以及消費券的失落和改善的思考面向。

註解
[1] 勇者,歡迎來到本樓!這裡是乘數效應的學理解釋。大家撥一部分的所得去消費,那筆消費金額與所得的比例,就叫邊際消費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簡稱MPC﹞。如果MPC是0.5,那代表大家每拿到一塊錢,就會拿0.5元﹝一半﹞去消費。
而政府今天投入1塊錢,它將變成另一個人的所得,這個人又將花費0.5元去消費。這0.5元變成第二人的所得,這人又拿其中0.25去消費,變成第三人的所得。第三人又拿其中0.125元去消費,變成第四人的所得……,依此類推。
公式:1+MPC+MPC^2+MPC^3+……=1/(1-MPC)

於是,政府所支出一塊錢,最終能帶來1+0.5+0.5^2+0.5^3+……=1/(1-0.5)=2。總和為2,一元支出帶來2元經濟成長!大家消費越多﹝MPC越高﹞,成長就越多!

[2] 凱因斯後繼有人,繼續深化和完善他的學說,從《通論》發表自1960年代末期。凱因斯學說風靡經濟學界,甚或成為政府施政方針依據,絕不只有他個人功勞。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