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算表試算未來:追求穩定的背後,仍得居安思危


昨天去花博就業展,不是我要找工作,是幫公司顧攤子,也接觸到很多人,有些事很有趣。

顧攤位的時候,有一個年輕人來到我們公司攤位,表示感興趣。他履歷上面滿滿都是新創與創業相關的經歷,參加相關社團,參加創業競賽,甚至獲得冠軍。

而他也曾和朋友創業。他們開發了一套App,想要解決某些消費者需求,然而未果,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他爸媽希望他擁有穩定的工作,於是創業胎死腹中。

我像是人資部門一樣東打西探 ( 其實只是實習生 ),得到這個令人悲傷的答案,但由於我們公司是新創產業,所以以就業而言,還是有吸到他的目光。

這個年輕人很有衝勁,讓他追求穩定算不算違背他的本性呢?父母的出發點或許立意良善,但追求穩定這件事,背後的成本會不會比我們想像的巨大。

如果小孩天性如父母期待──追求安穩,那未嘗不好;若非如此,機會成本可能就是逆著本性生長,我不確定長時間下來,一生會不會後悔。如果他有所成就,有巨大的市場潛質,那這個機會成本就變成他爆衝至上的身價﹝對台灣經濟的貢獻﹞。

可能啦,都只是可能,如果順從父母他也無妨,那便安好。只是台灣現在的薪資水平,就算真的成功「穩定」,應該大多都是「穩定辛苦」。

很慶幸,當天我獲得機會第一手接觸台灣的收入狀況,因為就業博覽會的表單上,有個欄位,要面試者填下他曾領過薪資。我觀察,有正職工作經歷的年輕人 ( 出生於民國76到83年,也就是22到30歲之間的人 ),薪資普遍落在25k到40k,狀況比22k好上許多,但是如果都是在這個範圍成長,也會相當辛苦。

上次跟朋友玩了試算表,試算一個極端案例﹝如以下圖﹞:如果23歲就爭取到10萬月薪,也就是年薪120萬,並且有月投資報酬率2%的投資興趣。這樣的人若只工作到40歲,退休17年後﹝57歲﹞狀況會怎樣?

他的生活要養父母,每個月給倆老12000﹝供養他們46年﹞、自己的房租每月7000、生活費
水電費、每月2500的娛樂費 ( 包含買書、追星、出國、買專輯、從事興趣的活動blabla )、繳學貸。

先說結果,等到了57歲,結果還將是負債11萬的狀態,我們來看看這個試算表的項目。


財務試算表1:收益面,可以看見有每月10萬的月薪,有本金30萬,月穩定報酬率2%,想40歲退休﹝23歲開始工作,預計工作17年﹞
財務試算表2:支出面,要償還48萬學貸,有需繳交204個月的房租和水電﹝假設只繳交23-40歲這17年間的房租和水電,退休後不需﹞。而你夠強,還可持續提供每月12000養父母親46年,並扣除掉一些準備金、健保還有一些投資金﹝注意:我可沒把稅算進去!又或者是你可以把月薪10萬當作稅後收入﹞

財務試算表3:退休後支出,有生活費、水電費和娛樂通訊費用等等,我們浮誇的假設你沒有房租與其他收入,享受退休生活17年﹝到57歲﹞

財務試算表4:最後總和,那位23歲月薪10萬、有46年奉金孝親的年輕人,決定40歲就享受退休生活,在57歲時,他總共是負債11萬元

年輕享受高薪,早早退休後不到20年居然負債10萬。但誰在23歲就月薪10萬啊?很少,像是一場夢,現實更糟。

所以,我們得到結論,要先祈禱爸媽有足夠的錢養自己,你不需要給他們什麼生活費;第二,家裡人都不要有人生大病,受重傷;第三,你如果收入比較平庸,最好有能力工作久些,可能是60歲﹝或以上﹞,所以要健康,追求有熱情的工作;第四,你的另一半最好超會賺,如果以一樁好投資的角度﹝年報酬率10%﹞來看,最高可爽10年,男女不拘;第五,你一定要有投資理財的觀念和能力,讓你有更多被動收入,好的財商知識相當重要!

現在時代氛圍鼓勵大家多多去創業,從這略為極端的試算來看,依然有其道理。並不是要說創業就好棒棒,很時尚;而追求穩定,領個還ok的死薪水很廢。重點在於,追求穩定的背後,不要就此安穩而忽略了生存的危機意識。

本文發表於2016年8月14號個人臉書帳號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