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行回國報告:西安與陝西發展概況到現代中國概覽


     先前的心得匆匆寫完,覺得仍氣韻不足,這次我再從逐漸片段化的記憶找出一點東西來補上。

     「一百年歷史看上海,五百年歷史看北京,五千年歷史看西安」。當時我正瀏覽著校園信箱,一封信就這樣寄了過來,這幾句話作為標榜,就深深勾出我內心文學與歷史的記憶。也對!看過唐書,覽盡唐物,哪有不親自到西安的道理?

     數個小時飛行後,西安咸陽乃至整個陝西省,都已經在我們目光之下了,洪荒歲月和精粹亮麗的歷史,也都寫在這塊土地上,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湧上,我對西安,既是熟悉又是陌生,熟悉在我看過的古文古畫,都刻畫出了曾經在這塊土地上的情形;陌生在這已經是幾千年前了,對於他現代化的發展和區域定位卻是完全陌生。

     抵達咸陽機場,我細細打量了機場及其周遭,最直截感受到的是霧霾一片,即便抵達前一天晚上下過雨,氣溫也從四十度下降至三十度,但空氣間的分子仍不清新,我兩年前的八月三號在大阪,兩年後的八月三號在西安,第一眼印象有強烈對比,但我依舊反覆想像,這裡曾是十三王朝的國都。

     整個旅程有太多值得欣賞的景物,也有很多值得留心的細節,我沒有流水帳的把他記下,而是挑選了心中排名前幾的行程或觀察,來記載和討論,非常遺憾無法一一分述,也希望能盡力表達出來,還原我當下感覺的樣貌。

     歷史、文化、嘗試走向實質大唐
    
     首先我們就先從文化和歷史方面開始。

     長安城門外斜暉落定,大唐形影間古意餘風

     八月四號當晚,長安城入城儀式開始了,
在行程第二天就下了最強的猛藥,耗費資金五十萬新台幣,排列了最頂尖最頂級的排場,竟然全是為了我們。長安城門大敞,是接待嘉賓最隆重的儀式,想當初多少文武重臣及外國使節行跡於此,光是走在那條步道上,感受著周遭的空氣和喧雜,即便沒有寒鴉社鼓,有一點斜陽草樹,就充滿了和歷史對話的遐思。恭迎貴賓的陣容,從穿著紫服的高階官員,到身穿青色服裝的低階小官盡有,他們的服制、形色搭配、工作職責到出場順序都依照古禮記載,彷彿回了大唐,回了古代,回到了那些我熟知的相關文章。感覺城內就有一個開明的君王正等待著我們。場面之大,氣氛之開闊,音樂之典穆讓我不得不震懾在古文明的輝煌。若是動點頭腦,這一切都是可以行銷的全球的珍貴文化財產,將歷史文化融合經濟和行銷的層面,在中國未來也將極為熱門。而據聞,上次印度總理莫迪來訪時也受到同樣的禮遇,我也感到相當榮耀,有機會見識這個排場,心理檔次大大提升。

圖一:長安城入城儀式


 圖二:長安城入城儀式



     秦始皇帝俑地下列陣,明皇貴妃戀天上續情

     隔一天,八月五日,仍然是讓我心醉神迷歷史文化的重要行程。段頭我下的對聯就表明,這天不僅覽略大唐風光,更能把時間軸拉遠到秦朝,遠望那時權力高高在上的男人──千古一帝秦始皇。過去對秦始皇的形象,感觸最深在司馬遷的筆下;以前看過的兵馬俑,歷歷在目也不過是課本圖片。而這次我竟然親自到達了現場。看著眼前腳下一片又一片、一坑又一坑的兵馬俑,我這事才感受到秦代工藝的偉大,原來在兩千多年前,世界大多還混沌不明之時,中國就已經有人類文明輝煌的一面。越靠近看那兵馬俑,我才越感覺驚訝,他的面容之栩栩如生,身上衣著精雕細鏤,我完全臣服在如此精巧而偉大之作。想當年秦國下令每個人只能有一項技藝,並要求要把他練到極為精深,否則就必須處死,這是中國最早的專業化和標準化。而我也估計眼前這一片極詣的工藝應該算是流血漂櫓換來的,美麗果然還是得付出代價。

圖三:秦兵馬俑

     據說,秦始皇的陵墓大如宮殿,裏頭有千刀萬刃的機關,還有曲池流水,他不僅生前是王,死後也想當王,這一片兵馬俑大概就是保衛他的軍隊了。只遺憾他生前多疑猜忌,誰都不信任,卻信任了小人趙高,他出尋死在半途中,軀體還被戀權貪利的趙高李斯玩弄,在北方多繞行七千多里才回到國都,遲遲不能安葬。有強盛的國力,有平定天下之能,有人類文明強大的工藝,但千古一帝竟不得善終,在這個博物館中,我就像站在歷史無情的關口。

     走出了秦始皇的鬱悶,當天晚上我們步入明皇貴妃的愛情天地。西安之大,大在能橫跨時空,這個特點在此顯明。然而同為國勢轉衰,這段王室之戀卻永為後世所傳頌,是文人爭相揮灑文采的美麗畫布,時至當晚,我們要觀賞的長恨歌舞台劇都以白居易詩詞為腳本來呈現。這場戲整體設計對我來說是相當前衛和高明,他將背後的山作為天空的場景,月亮、星星、鋼索和山泉全都搭建在上面,善用地利之便,體現中國以自然為法的傳統精神,當佈景一亮,我永遠都記得觀眾異口同聲地發出讚嘆,那是對這個舞台極高的讚美。而他們運用水來表達朦朧柔美的意象、用火來表達安使戰亂殘酷,用現代化機械儀器來營造白居易詩中的幻想畫面,並且還有搭配香味﹝意指貴妃沐浴﹞、火焰熾熱感﹝意指戰火﹞這些4D效果,完美了這場表演。

     這些技術的搭配不全然只是中國自己的創造,更有澳洲、英國和香港等技術人才配合指導,這樣跨國菁英合作模式,顯現中國開放與人才吸力,看得出中國正嘗試往大唐兼容並蓄的形象走去,不僅在口號上、直觀的建築外觀上,更逐漸走向內涵的大唐。中國正在改變。
﹝補﹞長恨歌歷史舞台劇
     產業的轉變與區域發展基礎

     中國的改變,這次參觀比亞迪汽車工廠也是一個難忘的收穫。這個工廠裏頭有的是一連串專業化和標準化分工的生產鏈,再配合上高度機械化,形成高效能且大量的生產環境。我們一路沿生產線走著,看著汽車從散亂的零組件,逐漸組裝起來,才回頭跟旁邊的領導聊一下台北,突然眼前就是汽車的半成品了,我們只一直走,就見證了一部車的誕生歷程。其實花不上太多時間,更重要的是這一整條生產鏈上,甚至沒有花費到太多人力,因為他們機械化的程度相當高,且還能達到客製化的成果,上游的零件到最終的組裝,比亞迪在垂直整合的部分表現的非常好。更放大一點來看,中國正進入轉型階段,製造業的機械化會將讓產業減少對人力的需求,即便製造業有較高的產值,但中國政府仍想把多餘人力加強轉向其他產業或是轉型為勞力及汙染程度低的工業,國家發展政策的終極目標轉移﹝騰籠換鳥、產業升級﹞,可見一斑。

圖四:自動化的比亞迪汽車工廠

圖四:亞迪汽車工廠的機械化手臂,生產線用到很少的人力

     在通勤的路上,我也時不時換看見政策宣傳的標語,像是「帶動大西北經濟發展」、「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等,這地區正醞釀潛藏的爆發力量,以西安市為中心的基本格局已經出現,方方正正的古長安格局往外延伸的,是欲追趕沿海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的跳躍力。具體來看,大約有四點可略描述這樣的可能。

     第一,即便中國股市和房市最近幾期來被看衰,但西安咸陽等地方陸陸續續都有房子在建造,甚至很多的規畫區都已經有完整房屋建設,也有相當高的建屋率和交易成交率,仍然反映該地經濟堅實的基礎。﹝註:撰寫本篇文章時中國正從股災當中走出,而房市仍在餘波未定﹞同時,西安是大西北地區教育的重鎮,光是西安一市就有100多所大專院校,其學生來源主要都是陝西當地人,包括陪同我們的志願者,不論是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或是西北大學的同學,都是陝西當地人。教育長時間發揮的影響,就是防止人才的外流,大量留住陝西當地的人才,更為西北地區總體長遠發展和當地房市的購買,打下剛性的基礎。

     第二,陝西相當重視技職的教育,更明確來說,中國也試圖仿效台灣當年技職教育所帶來的經濟榮景,配合理論和創新為導向的大學體制的人才,完成理論與實務的人才分工,而技職教育裡本身也有多元體系﹝依專業不同有三年制四年制及五年制﹞以及創新元素,他們專利申請和提案企劃的競賽是大家必須經驗的。按照我理工專業的學長觀察,雖然他們的製作技術還偏粗糙,運用的工程概念也還偏少,但我仍讚許他們在教育方向有正確的概念,並間接能指涉出台灣教育理論實務區隔太開的狀況。

     第三,即便有不少偏僻地方都是破舊的爛房子,廁所甚至還只是挖坑,就好像三四十年前的陝西,但往外幾里周圍卻是基礎建設的基本模型,很可能是物流的基礎路徑的某部分,正為了支撐日後的發展所需。這樣的對比極違和,相較中心地帶,這些偏遠地區要達到目標經濟成效還要一段時間,但基本上的發展定位已成,仍說明陝西已經儲備有帶動大西北地區起飛的重要能量。
﹝補1.﹞概略西安城市規劃圖
     第四,西安由於濃厚的歷史因素,以歷史和文化為基礎的產業和建設非常多,包括觀光景點、城市的定位以及城區的建設規劃﹝有古典特色的國際化城市﹞,在規畫區塊的建築物不論是旅館、商業區或是小吃店,都融入古典的元素,如中國風的簷瓦、城牆、植木,甚至整棟商業用途的建築物參考古代畫作的建築樣式,從裡到外直接仿效設計。這些都是高度不可取代的自身特色,吸引國際目光乃至多角化經營的重要條件。再放大一點,參觀西安城市建設規劃館,我看見西安整體的規劃目標,以其為中心的八方位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發展特色,未來數十年間將有大量建設、外資進場、各領域人才需求還有大量內需市場。然而他們最主要要注意的問題還是避免過度投機和炒作,讓這些資本過度超過其本身的價值,以免一點風吹草動就因連鎖效應而導致經濟連環崩塌,畢竟中國金融機制還是脆弱,政府對於市場的拯救手法仍略顯粗糙和外行。
﹝補2.﹞西安城市總體規劃概要

     四十年前,西安還是荒地一片;二十年前,西安的整體規劃已經訂定;眼前的陝西,黃土植被覆蓋率已達百分之六十,環境正努力改善,而西安,正如順著溝渠流動的水,已經逐步走上有古典特色的現代化都市的規劃腳步﹝還是有許多地方要努力﹞,這個城市總體規畫的最核心賣點。我看到中國的企圖,看到中國的遠見,看見現代化的歷程其實不盡然和歷史、傳統形影相弔,反而相容並存的巧妙,看見他們現代建設的同時,竟也能感覺像回到過去,登上長安古城遠望,遠方竟然是層層的高樓華廈,最鮮明的衝突感莫過於此。即使他們當前成果是一株小芽,但我相信長遠下來,可能二十到三十年,仍很有可能枝繁葉茂。

     中國的吸力與當地發展之注意事項

     這裡擁有的條件再加上中國對於文化教育的需求提升,不論文史哲專業,或是經濟或理工類組的人才需求都極為大量,若是想來這裡爭取發展機會的,仍要注意的不外乎人脈關係,中國人治的特色仍然相當濃厚,俗話說「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但如同和台商對談中說的,我們現在狀況相好很多,相較十幾年前網路不如現在蓬勃,資訊取得和人際社群都沒有現在來的豐富,所以「善用網路」,衡量自身能力,取得充足必要的資訊,並維持人脈關係很關鍵;再來是,不可用台灣的眼光看待中國,在台灣的狀況判斷和處事態度都必須放一邊,融入當地社會特色就顯重要,即便中國當局強調兩岸「同文同種」,但台灣狀況仍不可類比為中國狀況,因為兩岸從最根本的環境條件、制度和意識形態就是不同,因此生存樣態也迥異;最後則是台資在中國大陸日漸失去優勢,不能期待在中國會受到什麼政策保護,而中國政府迄力讓市場走向更合理、更能為國際資本所接受的條件,因此中國將日漸形同開放的國際戰場,自身的競爭力和不可取代性仍然重要。﹝語自和台商大老的對話,再融合自身見解﹞

      側記:見微知著

     另外,我在西安市區路上看到電線桿上有非常多的線,密密麻麻好多堆,很噁心的纏綑在一起,據志願者說,這裡以前不是如此。以前的電線非常少,但隨著都市發展的需求和規模越來越大,資源用電量越來越高,相應而來的就是如此情景。就好像樹木年輪可以反映它生長時代的氣候,西安都市電線桿上的電線堆增捆就是西安幾十年來都市擴張和現代化的見證。中國太大,總體能看得太多,因此從小細節推演大結論,是我這趟旅程中最大的磨練。

     觀測鏡之下的潛在問題     

     當然不只西安,整個中國還有許多務必共同克服的問題,包括十三五計畫大大著墨的教育、醫療和環境、人才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以及大眾品德素質等結構上種種問題。但是中國現代社經地位高的人士及高階知識份子,讓我感受到他們非常誠懇且勇於面對問題,並向良好的那方學習。我記得在閉幕典禮時,坐在我前面的領導轉頭和我們聊天,他非常坦率稱讚我們這些台灣小孩講起話來文質彬彬,並和我們說起他感覺的原因──儒家文化的教育薰陶,這個中國原生軸心思想。先且不論這個判斷背後的民族情感和意識形態,顯然台灣人優良的部分已成為領導對中國學子的期待形象,而無庸置疑,他們也將會依他們所感受的,所觀察的來改進,從當初的經濟,到今天人格特質和文化的範疇都會如此。他們觀察我們到底哪裡優秀,並且努力學習,這樣的態度是我相信中國有機會變好的主因。之前在某財金雜誌上看到知名學者評述,中國的領導階層知道一直改進錯誤並渴求不斷前進,這是他們成功的原因。但我還是得再強調,他們在各領域和層級,仍有很多結構上的,外顯與內顯的問題紛擾著。 
        
     我認為台灣實在是花太多時間陷在政治的糾葛,或一味用刻板印象評斷其他人讓自己心胸萎縮,並不時因為意識形態等因素向極端兩邊靠。我經由這次九天密切交流過程,無論是公開或私下的,都發現擺脫政治形式的操弄,彼此實質上沒有太多區別﹝我去日本時也是一樣的感受﹞,或許這可以說是身為人類的通同性,人與人之間原來沒有那麼多界線。

     小記
    
     雖然避免談政治或是敏感議題一直都是我們行前謹遵的,但我們和中國學生仍然破戒,乘機在每個渺小的機會了解彼此在政治或社會的認知。其實兩岸九零後由於全球化有更開放的環境,有更廣大的資訊能和緩政府資訊壟斷或操作意識形態的衝擊,我原先設想的很嚴重的思考對立並沒有產生,而相對的,他們可以對單一事件舉出切身的例子,或做多層面的論述。一位學生分享的新聞案例批判﹝車禍案件衍伸人民被媒體風向弄得一面倒,最後法官被收買的誇張判決﹞是符合期待的例子,那是我們聊意識形態以外,駐足比較久的話題。一連串的對話聽來,除了我感受很深的大家理性思考談論,更還感受到中國依然潛在魯迅批判「靈性疏離」的問題、余秋雨先生所悲慨「不辨真偽」的本色,還有眾所周知的人治特色所衍生的弊端。

     我曾在上大學前認識了兩位中國的大學生,他們都來台灣交換,一位很熱切想和我討論民主和獨裁的問題﹝不是無謂的暴衝跟舌戰﹞,也親自投入三一八學運,常熱情的招呼我到處玩;另一位則是在交換期間觀察台灣,並且很認真給台灣建議。他們的思想並不封閉,立論也不偏頗,我那時才發現,中國學生是不是有點不一樣了,也許沒那麼妖魔?之後又陸續跟很多中國學生接觸,再加上西安行後的大量對談樣本﹝可惜沒有建立起檔案﹞,我才知道我最初遇到的那兩位不是特例。或許當我們敢於聆聽,注意差異,並尊重差異時,才有發現更多不同的可能。



     後記

     這場陝西旅程從西元2015年8月3號到8月12號,為期九天八夜,在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的帶領下,感受了相當不同的生活,有了不同以往的心得,也培養了觀察事情的不同目光,對我來說是全新的開始,意義重大。我這篇文章刊登於我臉書的網誌上,初記在西元2015年8月15號,當時是好幾篇獨立的散篇,二修時才補齊了部分脈絡,彙整成了完整文章,時間是2015年8月27號。到了今年寒假,有鑑於身邊的好友也跟隨基金會出團,才想起了我有這篇文章,並且有些深刻的印象深留在我腦海,於是趁著寒假小空閒,執行第三次修改,時間在西元2016年2月5號,主要修改了原本臉書網誌的拗口修辭和些許資料的調整,並加上了每段標題,整體主軸概念不變。這次的修改,也算讓我的西安考查,做好階段性的收尾。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