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剖

   本文撰於西元2015年10月19
   晚上0730撰於政大
   0830二改本文



   短時間內,或許我不全然寫詩了,但當然,我仍然喜歡詩,甚至信仰文學,就像曾經那樣。
 只是經過更長時間的磨洗,更多事物、更多思潮的衝擊洗鍊,我才感覺我所用的短短詩句,或許在有限的篇幅中勾勒、並允許足夠彈性空間的心情抒發 (或對某些議題的表達),卻始終無法在追求科學、客觀、物質、利基和實用主義的社會,得到預期的關愛眼神,這或許不那麼怪,就好像心理學家主張的那樣,「每個行為者都期待他的行為得到外在的反饋」──我應該就是那樣。

 但如某些人說的,「沒有任何一個大經濟體來自詩文或文藝」,
我要表達的,不是這些詩作該是交易市場的大宗物品,或國家經濟成長的引擎,而是其在社會中所能影響的程度比例,在人們因為心靈層面 (包含欣賞) 對這些作品大量需求,而致使他們在表達某些情意,或凝聚某些共識,有決定性的關鍵──至少不是敬而遠之。
 上古中國以詩經為日常生活乃至外交辭令的必讀經典;左思吟詠三都賦,一時洛陽紙貴;白居易作詩吟詠,當代日本朝鮮競相爭購。我們很難想像在古代,文學竟是這樣炙手可熱的夯腳色,當然這是當代表達文化潮流和審美觀點之媒介有限使然,但最起碼最起碼,文學是有這樣的乘載力的。
 現代的背景和條件,即便我不以創作文學為主力,仍不代表對這世界沉默,甚至我發聲的熱情可能盛於以往。現代資訊科技發達,知識和訊息能在互聯網中快速獲取、短時間內散播,型態更多樣。表達方式可以是簡報、視覺多媒體;內容可以是高學術性質的專論,當然還有文學文藝。這也意指,我將不只縮限於詩,但我仍然喜歡著他。唯獨要注意,伴隨資訊爆炸,人們對這些資訊能否培養更完善的篩選能力,或更多元觀點──尊重──才是這個時代真正價值所在。
 多元是勢之必然,而且我們該更有理由要做到。對於我當務之急,還是培養出更好的、更有學術性質的論辯表達,這也是當今學歷貶值後大學殘存的價值,也不枉我高中捨盡雷霆萬鈞之勢考進政大的堅持。只是文章筆順到此,我仍然遺憾詩失去以往的社會乘載力,有千百個理由可以說服我,但我想說,他終究有只屬於人類精神文明的價值意義,並超脫我們眼前所見的這個世界的。

0 留言